本网讯(文/图 王净杰)为预防和化解宿舍矛盾,提升人际交往能力,3月10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在6311举办“大学生寝室生存法则”专题心理讲座。学院全体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共计200余名学生参与,现场互动热烈。

宿舍矛盾频发?数据揭示真实问题。讲座伊始,主讲人孙嘉欣老师根据某高校调查数据指出72%学生曾因寝室问题焦虑,65%的学生曾因作息差异、卫生习惯等问题与室友产生摩擦,而超40%的学生因“不知如何沟通”选择沉默或逃避。通过对数据进行痛点剖析,孙嘉欣总结:“宿舍是大学生活的‘最小社会单元’,矛盾背后往往隐藏着边界意识不足、共情能力缺失等深层心理议题。”
公约不是形式而是关系的“脚手架”。针对如何构建和谐宿舍,孙嘉欣以本校《学生宿舍文明公约》为基础展开剖析。通过真实案例,她强调:“公约不仅是贴在墙上的规则,更是宿舍成员共同认可的‘情感契约’”。现场展示了优秀宿舍的公约范本:某寝室制定“晚11点熄灯后戴耳机”“周末轮流采购日用品”等细则,并设置“情绪暂停角”化解冲突。她建议:“公约制定需全员参与,既要尊重个性差异,也要培养责任意识。”
互动体验:换位思考的魔力。讲座特别设置“角色互换剧场”,邀请学生模拟“深夜打游戏影响室友”“空调温度争执”等典型矛盾场景,分享优秀解决方案,为实际问题提供参考。参与者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切身感受“被包容的温暖”与“被忽视的委屈”。人工智能学院李同学感慨:“当我戴上‘室友’的眼镜,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他人的真实需求。”
宿舍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一课,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开展宿舍主题讲座、人际关系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家共建和谐宿舍,从“心”开始,让宿舍成为成长路上的温暖港湾。(审稿 曾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