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卢言)为全面提升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质量,2025年7月8日下午,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周明智、课程与教材建设科科长程珍华专程赴人工智能学院,就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情况开展深入调研。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海波、副院长周原、张金亮、系主任及全体博士教师共18人参与研讨。

精准把脉:明晰现状与挑战
调研会上,程珍华科长首先系统梳理了过去六个学期人工智能课程在不同专业的开设情况与数据。周明智副处长则分享了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通识课分层分类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据此对我校课程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课程团队成员详细汇报了现有课程的建设背景、目标设定与师资配置,同时坦诚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普适性适配有待加强,以及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亟需完善。
凝聚共识:共绘建设新蓝图
教务处人员认真听取汇报后,聚焦课程考核方式创新、优质教材遴选、学生反馈高效响应等关键环节,与学院教师进行了务实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双方在多个层面达成重要共识,确立了人工智能通识课作为全校学生必修课的战略地位。 教务处明确承诺,将在政策扶持与资源调配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全力支持课程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学院积极响应,黄海波院长代表学院表态,将立即组织博士教师团队,分三组赴国内三所人工智能教育领先高校深度调研,于八月初形成具有前瞻性的课程指导性意见与细化实施方案,并强化跨学院协同,确保课程精准赋能全校人才培养大局。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现场办公,更是学校面向智能时代布局关键通识能力的重要里程碑。人工智能课程将升级为全校必修课,标志着我校在构建面向未来、贯通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审稿 张金亮)